會議說明


一、緣起

明清文化與明清文學一向是國內人文科學的重點領域,晚近的研究漸有往明末聚焦的趨勢。此種研究領域的轉移和現代性議題的興起有關,對於17世紀明末思想的興趣和對於民國文化的關懷脫離不了關係,更確切地說,現代性的探究連結了17世紀與20世紀民國學術的關係。現代性的關懷橫跨了思想、藝術、文學諸領域,在人文科學的各領域,都可看到範式轉移的軌跡。由於民國學術是構成兩岸今日人文學術重要的內涵,反思當代,不能不溯源明末,因此舉辦此場工作坊。

二、說明

近世以來的文學文化作品中,戰爭的表現雖或隱或現,但始終不曾消失。即以天崩地解的明清交替為例,相關的藝術文化成就,至今仍然吸引眾人的目光。在價值崩壞重組的年代,公與私、愛與死,種種可能與不能的選擇,交錯成就一幅燦爛繽紛的圖像。例如錢謙益 (1582-1664)、吳梅村 (1609-1672)、蒼雪讀徹 (1586-1656) 的詩文、孔尚任 (1648-1718) 的戲曲《桃花扇》、四畫僧(八大山人、髡殘石溪、石濤道濟、漸江弘仁)、龔賢 (1618-1689)、徐枋 (1622-1694) 的書畫。清初三大儒(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方以智 (1611-1671) 的思想格局對後世具有籠罩性的影響。佛教界有「以忠孝名天下」的叢林尊宿——靈巖繼起 (1605-1672)、覺浪道盛 (1592-1659)、三宜明盂 (1599-1665) 等人。更不能忘記,還有在海外大展身手的朱舜水(水戶學派的先驅)、隱元隆琦(及其開創的黃檗宗)、東臯水越(江戶琴學之祖)等特異之士。

而創造這一切文化燦爛光芒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明清鼎革這場戰爭。明清鼎革之際相關的文化藝術呈現如此複雜多元,說明明清鼎革時期種種價值系統與文化形式的交光疊影。若進一步結合宗教(例如「遺民逃禪」)、性別、離散、跨界(例如「文人談兵」)等具有現代學術意義的問題視野,對明末清初的精神圖像與文化意義將有不同的認識。

從歷時性的觀點來看,明清交替之戰也為清末民初時的國族革命提供一個充滿希望的想像世界,透過種種文化建構的過程,呈現多彩多姿的意涵。明清之際的文學與藝術則是形構民國新學院知識很重要的來源,甚至是範式,民國的學院知識既是中西交匯的產物,也是古今疊合的極佳案例。我們對於現代性問題的省思,置在今日觀察,不可能不涉入對晚明文化的價值重估。

就共時性的觀點觀之,明清鼎革之役不僅是滿、漢兩個民族的軍事鬥爭,甚至牽涉到世界諸國。有奔走於安南、日本乞師的諸多抗清義士,乞師的對象甚至包括羅馬教廷;朝鮮一向以明朝為宗主國,對於女真政權多所鄙夷,一直到朝鮮中葉,朝鮮朝野都還有密謀反清復明的計畫;出生於日本平戶島的鄭成功 (1624-1662) 從荷蘭人手中成功奪下臺灣島,打造成為抗清復明的重要根據地。近年來,東亞與世界諸國關於明清鼎革的紀錄日益受到學界重視,包括日本的《華夷變態》、《通航一覽》,《韃靼漂流記》、《歷代寶案》(琉球)以及韓國方面的《朝天錄》、《燕行錄》對明清易代之交的觀察頗有異於中國方面的資料,西洋傳教士也對當時政治社會有近距離的觀察。易言之,關於戰爭敘事與觀察為主題的文化書寫也具有一種多角度多層次的豐富義蘊。關於明清更替的文化詮釋歷有積累,幾乎成為一專門之學。

除了明清交替這場天崩地解的大戰之外,近年由於過去不為人知的文獻資料紛紛出土,兼之新闢的觀看視野,過去習以為常的種種論述近年又有重新進行省思的趨勢。明清與民國的文化與文學是本所,也是國內中文學界關心的焦點。此次的工作坊將是爾後相關領域研討會及工作坊的前哨,各主辦單位會持續推動相關主題的研究計畫。本次工作坊主要由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楊儒賓教授,與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廖肇亨教授兩位共同策劃,希望從各種不同的角度重新反思明末清初的重要性。